4月11日,《就矿找矿丛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以丛书发布为契机,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研讨会,围绕就矿找矿科学理论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就矿找矿理论诞生30多年来,发展成为完整的找矿科学,被实践证实是指导找矿突破重要的科学理论。
全国政协原秘书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孟宪来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等与会专家共同回顾了就矿找矿理论的诞生历程。专家指出,经过30多年发展,就矿找矿现已发展成为包括就浅部矿找深部矿、就本部矿找外围矿、就本类型矿找他类型矿、就本矿种找他矿种、就贫矿找富矿、就小富矿找大贫矿、就表外矿找表内矿、就矿物找矿床、就露头矿找盲矿、就找矿标志找矿等内容丰富和体系完整的地质找矿科学理论,在找矿突破中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包括《就矿找矿论》《就矿找矿理论与实践》《就矿找矿100例》《就矿找矿论文集》4本论著在内的《就矿找矿丛书》,集纳了就矿找矿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地质找矿突破将发挥积极指导作用。
在230多个专项安排的危机矿山勘查项目中,218个项目新增了探明储量,其中探明资源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48个,平均延长矿山寿命17年。专家指出,实践证明,就矿找矿理论对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专家建议,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进一步丰富就矿找矿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推动形成理论指导找矿突破、找矿突破丰富理论研究的螺旋上升循环态势,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世界推广这一科学理论,与国际同行共享。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国际合作与市场部电话:010-8482942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29号院2-2-901 ICP备案:京ICP备160281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