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化学矿业网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主办          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我国科学家仿生化学法应对化肥副作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07-20  

一段时期以来,“化肥副作用”已成为令现代人谈之色变的话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刘存寿,在对不受人类干扰、却茂盛成长、更替有序的原始森林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种“碳基营养物”所发挥的核心作用。经过20年研究推广,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得到业界肯定,被称为“世界肥料界的一场革命”。 

众所周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化肥。“研究表明,无机肥料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可达50%。”据专家介绍,上世纪70年代后,中国农业迅速发展,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这个奇迹就建立在持续增加的无机肥料投入之上。 
可是,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用量不断增加,无机肥料带来了使用效益递减、土壤质量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抗性降低、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受威胁等一系列“化肥副作用”现象——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是农民不会施肥?还是化肥结构不合理?化肥副作用的原因到底在哪里?1996年,刘存寿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他跳出了无机肥料的框架,以系统思维来审视肥料,将目光投向了原始森林。 
2005年,刘存寿带领由高校、地方科研所、肥料生产企业和县市推广部门科技人员组成的团队,开始了植物碳基营养肥料的生产研究和示范推广。 
他们采取人工模拟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利用简单的设备,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水、污泥等废弃物快速转化,成为全水溶、有机全营养肥料——植物碳基营养物。这种新型肥料,保留了传统有机肥和化肥的全部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在高产优质、培肥土壤、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激活微生物等方面表现出显着优势。 
“这是世界肥料界的一场革命”,近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植物碳基营养机理与天然有机物料高肥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对这一研究予以高度肯定。 
以赵玉芬为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它根据森林土壤植物自然营养规律,提出了植物碳基营养新概念,首创了天然有机物“仿生化学法”快速降解新技术,对于实现“肥药两减”,治理农业污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国际合作与市场部电话:010-8482942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29号院2-2-901 ICP备案:京ICP备160281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