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化学矿业网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主办          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疫情中,化企这样坚持生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6-22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多次反复。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多点散发,疫情再次来袭。国内主要工业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均受到了波及。所到之处,物流阻滞,人出不去、货进不来。满眼望去,似乎这些地区的经济都按下了暂停键。

以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为特点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及相关设备厂商和监理企业停了吗?他们怎样应对这一波波突如其来的暂停?

让我们探访一批企业看看。

坐标:上海

今年6月1日起,上海全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秩序。而这一天离4月1日上海进入全市静态管理(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语),已经整整过去两个月。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强的城市之一。上海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规模、对外贸易等多方面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排名第一。在经济活动静态管理的两个月当中,上海化工企业以各种方式顽强地保持着运营。

总投资达35亿元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是2021年1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的。该项目生于疫情中,建于封控时,但2024年全部完成计划不变。上海石化发展计划部总经理张春峰介绍说,疫情期间,上海石化作为连续性生产企业,由于面临生产设备运输物流受阻,进口设备通关无法完成,商品混凝土、焊接保护气、切割气等项目易耗品断供等现实困难,只能暂时停工。虽然生产暂停,但项目建设一直蓄势待发。随着上海全市复工复产工作逐步推进,5月初,大丝束项目在具备复工复产条件后立即向全体参建者发出动员令,施工人员闻令而动进入工地。上海石化与相关承包商一起,对全体施工人员实行集中通勤,形成宿舍至工地“两点一线”。施工现场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20人为一格,每一格配网格长,各施工单位派1名领导现场带班,业务部门每天派专人检查管理。施工现场虽然人头攒动,但人人都处于“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动态管理中。张春峰表示,项目全面复工后,公司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质量的前提下赶抢进度,力争将停工滞后的影响降到最低。封控至今,上海石化一直坚持闭环管理,3500多名核心生产人员克服困难驻厂生产。截至目前,首套大丝束生产线完工率接近80%。 

上海另一家工程监理企业,上海蓝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疫情,该企业员工一气儿被封控了70多天,为此失去了许多商机。比如原来有一个基本谈好中标的项目,业主认为上海的人出不来就把合同给了别人。还有原来有意向的项目也只好推迟。有几个去年底签的合同要么取消,要么推迟开工,要么为了紧缩开支把驻厂改成了巡检。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多月困在家里,发票都没法开。这就意味着回款不到位,现金流中断。总之,所有经营活动一下子就安静了。

该企业执行董事周小琴介绍说:“面对以上种种困难,我们的对策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每一个项目做好做精细。这时候回头客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我们先后参与了一期广西华谊能源公司工业气体岛项目,也参与了二期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75万吨/年丙烯项目,业主非常满意。我们还参与了上海华谊集团漕泾32万吨/年丙烯酸一期、二期项目,一路走来合作得非常愉快。再比如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从2017年8月份开始到2022年4月30日结束,历经5年,我们参与了一期、二期共计近2000台套设备监造,取得了业主的信任。在眼下遇到困难时,这些回头客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目前在检的合同执行得还比较顺利,驻厂监造工作未受大的影响。我们在每个项目建了微信群,沟通很顺畅,解决问题很及时,做到只要工厂能开门,我们就能到位。”

坐标:南京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南京几度成为封控重点,“封城”的阴云一直挥之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一直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在疫情中最头疼的是,由于各地防疫隔离政策、交通管制等原因,监理人员无法及时顺利进入分包厂进行核查。有一位监理人员好容易进了厂,还在厂里干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被防疫人员带走,说大数据查到他所乘坐的动车同一车厢里有确诊患者,作为密接者要带走隔离。接着还要查他的密接、次密接。因为他已经在厂里工作一段时间了,从厂领导到具体办事人员都接触过,结果公司的各部门核心人员都变成了密接与次密接人员,整个企业几乎差点停摆。类似情况给设备制造进度管控和监理带来很大困难。公司副总经理陈琳介绍说,为了应付复杂的防疫局面,监理人员把电脑、电话、微信、巡检等各种手段都用上,确保设备进度和质量管控。

坐标:钦州

按说,广西钦州并不是国内疫情的主要地区,但化工企业生产运行的连续性、流程性,即使身处“非主流”地区也受到很大影响。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屹介绍说,他们开启的疫情应对措施主要是5点:

一是,考虑到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封控管理,尽量降低流动性,减少人员聚集。他们把生产运行管理分成两部分,生产运行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公司管理层分成AB角,A角在公司办公,B角居家办公,进行应急互备。生产岗位操作人员两班倒,另有两班作为应急调配后备。检维修人员按各专业与工种所需,配置一半的人员也封闭在公司作为运维保障。重要关键设备在工厂如能进行封闭式生产加工制造的,可以采用第三方监造单位的专人同步进入到工厂进行封闭式过程监造。并提交监造周报来进行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二是,配合进行居家办公,迅速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配备,如生产运行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在线状态监测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人居家办公人员与封控在厂区的人员实行远程线上线下的联动办公。

三是,按生产运行、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物流运输、后勤保障与公司办公管理等所需,分别建立微信工作群,确保信息发布及时有效送达,解决方案快速有效地落实。

四是,利用图纸资料,现场视频场景等图文并茂的专题会,建立高效的沟通交流通道,提高工作协同与实施执行的有效性。在质量控制方面采用视频会议与现场视频拍摄来进行过程质量检查,检查中需要按照图纸资料以及技术协议中的要求来进行细化检查项与部件检查的内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视频拍摄。按照各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特点与加工制造各工序,采取视频会议来进行阶段性的图纸资料的审查工作、加工制造进度计划的审查讨论及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查讨论。

五是,在原辅料物资保障、产品发运的运输环节,针对与外部人员的工作交流接触等特点,减少现场人员配备,落实线上办理,按疫情高风险岗位管理要求,落实好早一次抗原检测,晚一次核酸检测,确保小区域流动人员的可控与安全。

坐标:吉林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不大,但吉林是全国最早严格执行封控措施的地区。吉林所在的化工企业比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更早地接受了封控管理。

对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来说,自2020年春节封城后,企业生产经营就陷入了停顿。截至今日,历经两年多疫情的反反复复,企业对疫情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深有体会。该企业分公司经理贾延彪总结到,无论是从设计、采购、制造到施工,还是从业主、设计、总包、监理服务到各制造安装单位,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贾延彪说,疫情下,原材料的海陆空隔断,已逐渐被存货储备、电子商务、长途隔离运输、快递邮寄等方法替代,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解决好问题的前提是建立起自身的采购、发布、巡察、交流等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网络渠道。如在监理企业的招标过程中,资质审查、标书发布、开标、评标已有70%通过网络达成。经过两年多的适应,企业在应对疫情封控方面也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做法。

一是在疫情下,更要走进客户,倾听客户,理解客户,与客户多交流,信守诚信,践行承诺,把服务做好;二是服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当下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离不开自身办公系统平台及与客户沟通平台的有效使用,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加新的办公手段是疫情下企业加快转型的必然趋势。现在,安装现场已经是4000吨吊车的天下,设计早已微机画图,监理人员仅仅依靠简单配备笔记本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监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配备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高端管理辅助工具。

坐标:威海

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压力容器和爆炸复合板,既是材料的生产厂家,又是设备的生产厂家。今年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后,山东开始实施封控,全员静止,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暂停,连奔波在外的销售人员也只能居家远程办公,不能去拜访新客户,影响了新市场的开发。公司与老客户之间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没有造成负面影响,3月份静止了半个多月,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了1.3亿元,但由于不能去拜访新客户,影响了市场的开发。疫情最大的影响是物流受阻。这家企业的板材和锻件主要来源地是河南、山西和江苏无锡,有一段时间进入河南就黄码,山西是禁止任何外地车进入,无锡禁止所有外地人进入。

据总经理于洪亮回忆,在威海全员静止时,公司安排了一名副总蹲守在公司,带领约200多名在公司内住宿的员工坚持生产。同时,他们针对物流受阻的情况,研究开辟多种运输途径,由原先的单一公路运输,改为铁路加公路两种方式运输。虽然铁路运输时间长,但运输时间是可控的,可以保证急需的材料供应。对于那些禁止外地车驶入的地区,他们们就在隔壁县找一个周转场地,雇用当地的车辆拉到周转场地,再换车拉回威海。当然,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运输费用,只能全部由公司自己消化。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采购,如哈氏合金等,原来他们只采购进口的,疫情期间,他们只能有条件地使用国产替代,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工期要求。

于洪亮表示;“我们也知道,客户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我们只能更加苦自己。比如在安排生产时,一是让自己的员工加班加点,二是合理调配生产顺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实在达不到客户的工期要求,我们就划分出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保重点客户。即使这样,个别复合板的工期不能满足客户的工期要求,不得不退货,造成的损失全部由我们自己承担。但幸亏老客户比较信任我们,对我们的工期、质量相当满意。如我们给五环公司和华陆公司加工的BDO反应器,基本做到了按期交货,得到了客户的肯定。”

于洪亮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疫情留下的‘后遗症’是大家的危机感增加了。现在只要有完工的材料,不管是否急用,就第一时间发到公司,担心万一再出现疫情,突然又不能正常运输。我们相信,如果在这种特殊时期,能够为客户排忧解难,客户会真心记得我们的帮助。说到疫情对我们的正面影响,那就是我们的机动性和应变性更加灵活了,人员的执行力增强了。”

坐标:沧州

自年初以来,河北多地就先后进入人不进不出的抗疫模式,直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采购等工作受到很大干扰。虽然企业及时调整办公模式,部室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居家办公,利用腾讯视频、微信、电话等网络进行工作,及时沟通信息,但由于生产设备不可移动等原因,有些与用户以及供应商的交流直观效果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有时信号不良、中断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细节不能直观展示,一些更深入的信息也无法及时交流。

在困难条件下,该企业千方百计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据该企业总工程师安贵民介绍,企业在防控疫情期间主要抓了4方面工作。

一是原材料的采购。封控之前,公司就采购了一批原材料存在库房中,满足了公司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材料用量,保证了封控期间的正常生产。通过这次疫情,该企业的体会是,企业需要建立必要的材料库存。

二是配套设备的采购。由于疫情的不同,一些配套设备供应商需要发货时,正好处于封控期,即使生产出来了,运输停顿,同样限制了设备到场进度。遇到这种情况,该企业先是与用户沟通,时间进度上是否有可调整的余地。如果没有,可采取更换配套设备供应商的方式,但是也需要一定的生产时间。这些问题一定要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三是质量控制。该企业原材料大多是批量采购。他们尽量采购周边地理位置比较近的供应商,方便进行实地考察。封控期间,不能够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他们就尽量采用前期多次合作过的供应商,即使价格高一些,但是因为合作过,原材料的质量会更有保证。在配套设备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方面,优先选用考察过的,合作过的质量合格的供应商,采取视频方式进行质量检查。疫情封控期间一般不选用没有合作过的供应商。

四是交货进度。这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封控期间,运输停顿,寸步难行。该企业及时与用户沟通,取得用户谅解。产品生产出来检验合格后,为了应对多变的疫情,该企业也及时告知用户。如果用户需要提前货物进场,公司可提前安排。

经过努力,该企业虽然身处疫情,但通过克服困难、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不但生产经营得到保证,与市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坐标:西宁

自2020年初以来,西宁已经历3轮较大疫情的考验。直到今年“五一”前一天,西宁市才宣布将有序解除疫情管控。而在这一轮轮的疫情管控中,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直在坚持生产。  

已经是凌晨时分,厂区车间内灯火通明。走进厂区,随处可见载有货物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戴着口罩、穿着工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呈现出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这是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次氯酸钠。 

这家成立于2009年6月11日的企业,是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青海注册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也是当地重点化工企业。“次氯酸钠是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衍生品,是84消毒液的主要原料。以前,次氯酸钠只是作为公司产品生产的中间原料,不专门生产。疫情发生后,企业在第一时间就生产近30吨次氯酸钠原液,按1比3调配成消毒液捐赠给城区各单位,助力疫情防控。为保证社会防疫物资充足,我们临时调整生产工艺,开足马力生产,不断提高次氯酸钠生产能力。”公司项目专员钟鹤岩说。

原料和产品运输受阻是疫情中稳定生产经营遇到的最大困难。为了做到原料随到随生产,产品随出随转运,保证疫情防控中对次氯酸钠需求,公司许多员工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为了减少疫情感染风险,许多员工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厂里。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做好自身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足马力生产消毒液原料。截至目前,我们的日产能力已达到120吨。同时,我们以成本价向生产84消毒液的下游企业销售次氯酸钠。”董事长刘光喜说,整个疫情期间,企业坚持了正常生产,一直没有停产,员工们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保障生产平稳运行。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作者:姜波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国际合作与市场部电话:010-8482942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29号院2-2-901 ICP备案:京ICP备16028155号-1